文化空間開夜場 百姓從容享盛宴
替身百分百(禾林彩漫)
墨綠青苔 小說
微改革 微創新
市文化館推出“文化館奇妙夜”、白塔寺舉辦“白塔之夜”活動……越來越多的文化館、博物館等積極探索延時開放、錯時開放和夜間開放服務等“微改革、微創新”,深夜,不再單單只是“深夜食堂”的主場,也成爲市民從容感受文化、享受文化、體驗文化的主場,“深夜文化食堂”的氛圍正在北京形成。
“奇妙夜”縮短與老百姓間的距離
據瞭解,2023年,《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正式實施,鼓勵公共文化設施延時開放、夜間開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5月27日,在文化和旅遊部組織的“文化館服務宣傳週”活動中,北京市文化館創新推出了“文化館奇妙夜”活動。當日,文化館從早上9點到當天24點超長待機15個小時,雜技演出、音樂會、文創市集、美術展覽等豐富的文化活動,讓忙碌了一天的老百姓可以不疾不徐地享受文化的浸潤。
“我約了幾個夥伴一起從下午4點逛到了晚上11點多,還意猶未盡,甚至還去旁邊吃了夜宵。”平時晚上10點就會上牀睡覺的市民史娜在回憶起參加奇妙夜的情景時,用了一句話來總結:奇妙夜真的很奇妙!“看近景魔術我是摘了眼鏡湊近了看的;馬頭琴的專場演奏讓我如身臨大草原;在露臺上邊喝茶邊聽音樂會……每一層樓都給我以驚奇、驚豔!”史娜說。
市文化館黨總支書記、館長王維波表示,延時服務延長了工作時間,卻縮短了與老百姓的距離,“文化館奇妙夜的初衷就是想讓更多的人走進文化館。我們以前覺得文化館的服務對象集中於‘一老一小’,似乎上班族並不需求。但是通過深度調研,我們發現,實際上像文化館提供的如樂器、繪畫免費教學等服務也是他們很渴求的,只是他們不知道文化館可以提供這些服務。”王維波說, “創新是讓文化館更有生命力的最根本的方法。不是隻延長服務時間那麼簡單,還要去打造公共文化的新場景。”
“煙火氣”推動文創產業創新發展
在北京市文化館舉辦的文化館奇妙夜活動中,大劇場裡各式各樣的演出、小劇場媲美影院的電影、博物館的展覽,甚至在大廳裡都能看到詼諧的小丑,轉角處就能參與近景魔術互動……在小小的文化館,就能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驗一眼千年的文化韻味。
同時,北京市文化館打破了純公益的固有文化思維,引入“非遺+文創”市集,展示和銷售京繡、和香、耍貨兒(傳統玩具)等極具特色的物件。文化與旅遊、事業與產業、文化與科技相互融合,不僅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且增加了公共文化服務的交互感和靈動性,讓文化館增添了一份“煙火氣”。文化館服務宣傳週中,僅“和香”一個小小的攤位,一週時間就創收6808元,既推動了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發展,又爲經濟增長和就業創業創造更多機遇。
據統計,5月27日“文化館奇妙夜”活動當天,3000餘人次在文化館的各個空間裡享受文化服務。中央民族歌舞團、北京京劇院、北京歌劇舞劇院等7家在京專業院團和藝術院校與北京市文化館簽訂戰略意向合作書,開啓公共文化融合發展新篇章。據悉,“文化館奇妙夜”活動一經推出就廣受好評,甚至外地也紛紛效仿,讓廣大羣衆看到了夏夜的不同打開方式。王維波表示,明年文化館奇妙夜活動會繼續推進,爭取在有條件的區級文化館每個月搞一次。
“夜場”讓更多年輕人愛上文化活動
同樣,已經連辦三年的“白塔之夜”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應,將更多的年輕人“拉”進來,甚至帶火了其周邊的經濟,成爲網紅打卡地。妙應寺(俗稱白塔寺)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始建於元代。2021年,白塔寺經過兩年大修煥新開放。北京市白塔寺管理處打通博物館、社區、街道、企業資源共享渠道,設計了“白塔之夜”主題系列夜場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三年。
據北京市白塔寺管理處副主任顧瑩介紹,2022年全年,白塔寺舉辦了11場“白塔之夜”文化活動,活動主題橫跨非遺、老北京文化、行攝、民樂、讀書、傳統節日、中醫養生等多個領域。根據統計,所有線下活動接待觀衆超2000人,活動直播(3場)觀看觀衆超28000人,通過各類媒體傳播觸達人數超過130萬人次。
2023年,“白塔之夜”系列活動共舉辦8場,主題橫跨民族文化、非遺傳承、電影藝術、戲曲曲藝等不同領域,全年線下累計參與人數約2500人,線上觸達超50萬人次。相較於2022年“白塔之夜”,今年的活動無論是主題多元性還是品質提升度,無論是組織規模還是傳播效應,都有較大提升。
2023年“白塔之夜”的策劃堅持在尊重古建空間、傳統文化的前提下,以白塔寺文化獨特的整合與鏈接能力,通過對文物古建、文化體驗、文旅融合、文創消費四大主題場景的整合營造,實現博物館與社會資源的共享融合,推動“白塔之夜”繼續向品牌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當戲曲的聲音響起在這樣一個有歷史積澱的古建裡時,真的有古今對話的感覺。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們的觀衆竟然都是年輕人,這喚醒了我對於文化傳播和傳承的使命感、敬畏感,感覺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2023“白塔之夜”“京腔昆韻話元曲”聯合出品人劉振說。
顧瑩也提到,夜場並非只是單純的延長時間,精髓在於活動的創新。“我們有數據對比,‘白塔之夜’同時帶動了白塔寺博物館內文創空間文創衍生品銷售,參與夜場活動而帶來的銷售額遠遠超過平時正常延時開放時的銷售額。反觀正常延時開放的情況,由於僅爲白天正常開放的內容的延長,所以文創空間在正常延時開放時段,17至18點期間還有零散銷售,18點以後銷售極少或爲零。”文/本報記者 解麗